被留置后,你需要了解的9大关键问题!

2025-03-06来源:智豪所浏览次数:

75项留置顾问核心法律问题之《职务犯罪调查中,被调查人和家属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很多被调查人及其家属在面对留置时,都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留置期间不能会见律师?家属能提供哪些帮助?本篇文章将从几个关键问题入手,帮助你弄清职务犯罪调查中的重要环节,确保合理合法地维护自身权益。
重庆律师张智勇深耕职务犯罪辩护二十余年,率先提出“留置顾问”和"间接介入"概念,并系统整理了75项留置期间的核心法律问题。——原创内容,转载必究!

一、监察机关真的不会“动手”吗?

根据《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取证时应当依法依规,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不得采用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但现实中,极少数个别办案人员可能会利用“极限施压”手段,试图获取突破口。
他们不会直接动手,但可能采用这些方式:
1. 疲劳审讯:长时间连续问话,让被调查人身心俱疲,失去判断能力。
2. 心理施压:比如告诉当事人“外面有人已经交代了”“如果你不配合,案件可能会升级”,让其心理紧张。
3. 情感攻势:通过谈及家人、朋友甚至孩子,让当事人心理防线松动,从而配合调查。
4. 暗示施压:个别办案人员可能会对家属表示:“如果他不配合,可能会牵连其他人。”
这些方式虽然在办案过程中较为常见,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影响供述的真实性,甚至导致冤假错案。在实际案件中,律师团队往往会通过调取讯问录像、分析笔录内容等方式,判断被调查人是否遭受了过度施压,从而为后续辩护提供依据。

二、为什么你真的扛不过去?

很多当事人和家属认为,“我没有犯罪,就不会认罪”。然而,现实情况是:
1. 缺乏法律意识:不了解法律,不知道哪些供述会成为关键证据。
2. 长时间高压环境:被留置后,与外界隔绝,单独面对办案人员,导致心理防线崩溃。
3. 疲惫和迷茫:长时间审讯后,思维混乱,无法理清案件关键点,最后只想尽快“结束痛苦”。
案例某国企干部在被调查时,坚持自己清白。但由于连续48小时未合眼,个别办案人员反复施压,告诉他:“你的上级已经交代了,你再不说,判得会更重。”最终,他在极度疲惫下,在一份模棱两可的笔录上签了字,结果这份笔录成为了检察院起诉的重要证据。
在类似的案件处理中,张智勇职务律师团队曾遇到过被调查人因为长时间疲劳审讯导致供述前后矛盾的情况,最终通过调取同步录音录像,发现办案过程中存在程序瑕疵,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关键性的证据突破。

三、如何合法应对监察机关调查?

第一,不随意认罪

· 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定罪依据,如果不清楚的事情,就不要随意猜测,更不能为了迎合个别办案人员而编造事实。
· 如果个别办案人员暗示你承认部分内容可以“换取宽大处理”,先别急着答应,任何供述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第二,家属尽早聘请律师

· 律师虽然无法会见被留置人员,但可以在外围展开调查、收集证据,帮助家属正确合法应对。
· 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单一的辩护视角往往难以发现所有问题,“张智勇职务律师团队”采用集体讨论模式,通过多位律师共同分析案情,寻找最优的辩护策略。

四、真实案例:他为什么在48小时后就认罪了?

某政府领导在被监察机关留置时,起初坚持自己没有受贿。但在72小时的连续审讯后,他被告知:“如果你不承认,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家人。”他心理防线崩溃,最终在供述材料上签字画押。
但问题来了!在检察院阶段,律师介入案件后,发现他的供述中关键细节自相矛盾,与客观证据不符。最终,通过申请调取同步录音录像,发现该供述是在极度疲劳和压力下做出的,律师成功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使案件得到了更有利的处理。
在类似案件中,张智勇职务律师团队经常通过多角度分析案件证据链,精准找出供述中的漏洞,结合法律程序为当事人提供强有力的辩护。

五、你能做什么?

如果你的家人被监察机关调查,你需要做的不是幻想他们能扛住,而是要立即行动,做好以下几件事:
1. 尽早聘请职务犯罪辩护律师
2. 保存所有相关文件
3. 保持冷静,不随意退赃认罪
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律师的介入方式决定了案件的最终走向,面对高压调查,如何制定辩护策略,如何找到关键证据漏洞,才是决定案件成败的关键。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面临监察机关调查,务必尽快行动,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等到为时已晚!

作者简介:张智勇律师,执业28年,全国优秀律师,智豪律师事务所(全国知名刑事律所)主任,百人团队创始人亲办四件省部级职务案,厅级数十件,以及国企、私企人员等各类受贿行贿案上百件,专注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擅长刑事辩护,让多人无罪释放。带领团队辩护数十件全国重大影响刑事案件,办理各类刑案近万件,实战经验丰富,数百件取保不起诉案例。

免责声明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更不作为营利使用。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作删除处理。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著作权等权利问题,请相关权利人根据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在两周内速来电、来函与智豪团队联系,本网承诺会及时删除处理。来电请拨打02363891336、13310240199。

相关阅读:
· 监察机关强制家属退赃,是否合法?律师专业解析!
· 退赃等于认罪?职务犯罪案件家属必须知道的法律风险!
· 如何应对职务犯罪留置调查?“4转3”帮助你避免刑事判决
· 留置期满6个月后,个别监察机关为何迟迟不放人?律师深度解读!
· 职务犯罪辩护新趋势:律师“间接介入”模式解析
更多经典案例:
· 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晓光(副部级)贪污、受贿、内幕交易案,获轻判
· 云南省原常委、统战部长、政协副主席黄毅受贿案,张智勇出庭辩护
· 张智勇辩护的贵州原副省长李再勇职务案宣判
· 受贿1185万到185万,消失的千万巨款去哪里了?
· 贵州省原政协副主席周建琨受贿案开庭
媒体对我们的原文报道:
· 张智勇律师就赵某某案件开庭审理接受东方卫视采访
· 张智勇律师接受中央卫视台采访
· 张智勇律师就快递乱象接受重庆电视台采访
·  张智勇律师接受江苏卫视台电话采访
· 张智勇律师就代写年终总结接受重庆卫视采访
· 张智勇律师接受重庆新闻频道专访
· 张智勇律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 张智勇律师就赵红霞案件开庭接受中新网采访
· 张智勇律师就交警开房丢枪接受深圳都市频道采访
· 张智勇律师在安徽卫视出镜

我们的团队

更多>> 首席律师动态
亲办案例 查看更多罪名亲办案例
zhihaolawyer
复制成功

微信号:zhihaolawyer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咨询